致富配资
当深圳特区迎来45岁“华诞”,这座从渔村崛起的奇迹之城,其澎湃的产业脉搏中,始终跃动着中粮大悦城(000031)的身影。
从肩挑手扛参与特区草创,到筑巢引凤推动产业腾飞,再到智慧赋能引领创新浪潮,中粮大悦城的产业之路,也是深圳产业进化史的生动注脚。
时间拨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彼时的宝安还是大片的农田与零散渔村,为融入时代发展的轨道,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。
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,宝安县(今深圳市宝安区)被定位为出口加工基地,其中的福永大洋开发区更可谓是特区早期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。“我们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地参与到城市的建设当中,身上沾泥花、脸上挂汗花,起早贪黑,但成就感特别强。”中粮大悦城华南大区的一名老员工动情回忆。
正是这支“开荒牛”队伍,硬是在荒野中完成“四通一平”基础建设,修筑起大洋开发区“三纵三横”路网骨架,让新宝安从荒野中开出繁花,为新宝安甚至后来的深圳特区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致富配资
宝安城建(中粮大悦城前身)关于征用福永桥头、塘尾、新田村土地的申请报告,
以及宝安县人民政府、广东省政府的相关批复
彼时的中粮大悦城以“基建先行、产业跟进”的模式,为深圳承接“三来一补”产业转移搭好了舞台,也为自身后续更重度的运营和城市更新积累了丰富的资源。如今,中粮大悦城现在依然在宝安福海街道持有管理面积73万平方米的物业,为这片热土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80年代福永大洋开发区的开发,也是深圳 “以空间换发展” 策略的早期实践。其通过政策灵活运用、土地制度创新与基础设施先行,快速实现工业化原始积累,为后续转型升级奠定基础。这一阶段的经验,至今仍为新型产业园区开发运营提供着重要借鉴。
借力特区政策东风致富配资,中粮大悦城敏锐抓住全球产业转移机遇。1987年福永被列为重点工业卫星镇,公司迅速建设标准化厂房,以“边建边招商”模式吸引外资与技术流入,与日本三菱、万宝至、爱普生精工、美国艾默生集团和雅达集团等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。
日本万宝至株式会社是80年代全球生产数量最大、实力最强的微型马达企业之一,1995年在宝安福永大洋开发区建设占地10万平方米的万宝电子二厂。在当时经济环境紧缩的情况下,万宝至入驻如此大规模的厂房园区,将海外制造业果断移入正在产业发展初期的深圳,这体现了合作企业给予中粮大悦城最纯粹的信任。
数十载后沧海桑田,中粮大悦城的匠心之作——中粮悦章·凤凰里在厂房原址上腾飞而出,营造舒适而充满互动的生活场景,回应现代家庭对松弛时光、深度情感与个性展现的美好向往。
紧随其后,东芝泰格等世界500强也纷纷落户。“他们不仅是房东,更是伙伴,后来几十年的风雨同舟,证明我们选对了!”东芝中方负责人的感慨,印证了中粮大悦城以定制厂房、深度服务赢得国际巨头信赖的远见。
进入新世纪,面对土地与成本瓶颈,深圳率先“腾笼换鸟”。中粮大悦城再次勇立潮头,敏锐感知到产业更新的必要性。
通过升级改造、产业筛选、运营服务,相继开发并运营中粮(福安)机器人科技园、中粮商务公园、中粮创芯研发中心、中粮智造科技园、中粮031创意园等多个产业园区项目,中粮大悦城重新赋予工业资产、存量空间新的产业内涵。
昔日入驻的企业以五金制品、电子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,随着深圳产业升级政策推进,2015年中粮大悦城启动综合整治,通过“工改工”模式将其转型为机器人主题产业园,引入珞石机器人、艾贝特、铂力特、睿晟自动化、欧铠智能机器人等企业,构建“核心零部件-本体制造-系统集成”产业链雏形,产业集聚度超过80%,成为深圳首个以机器人为核心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。
从传统制造厂区,蜕变为互联网、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,深圳中粮创芯研发中心是中粮大悦城主导的“工改工”城市更新模式的典型案例,先后斩获“2021中国产业园区标杆项目TOP10”“深圳市投资推广重点园区”等荣誉。目前,项目引入500强/瞪羚/独角兽企业7家、上市企业7家、国高企业29家、20+8行业分布39家,从产业孵化、人才服务、商务配套、资源整合等层面不断赋能企业发展。
从曾经的来料加工到中国智造,创新发展的基因在深圳这片土地上不断茁壮成长,中粮大悦城也在这里持续深耕着。面对深圳未来产业发展趋势,中粮大悦城将凭借专业的研究团队与丰富的行业经验,与深圳特区的城市发展一同进化。
空间升级之外,中粮大悦城深谙服务才是未来。2017年,公司首创“3C运营服务体系”,通过智慧云平台无缝对接企业需求,提升工作幸福感。
项目团队化身“园小二”,提供菜单式与定制化服务,如开放中粮全产业链资源、嫁接金融支持、搭建政企人才桥梁、精准匹配产业政策等等。“最好的服务是你感受不到服务本身的存在,但你确实又是在享受着服务带来的各种便利。我们的服务便如佟春雨润物细无声”——一位中粮大悦城产业人的评价道出其中精髓。
深圳特区成立四十五载,风风雨雨一路同行。从保障供港的“三趟快车”起步,到“三来一补”厂房建设,再到“3C”智慧服务,中粮大悦城始终与深圳特区的产业脉动同频共振。如今,其旗下在深园区已汇聚超1000家企业、18家上市公司、120余家国高企业,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,始终以奋斗者的坚毅、践行者的姿态,与城市共生,与时代同行。
站在新起点,中粮大悦城将继续以“产城人融合”为核致富配资,打造绿色智慧产业综合体,构建人才友好生态,加码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,深度参与大湾区产业协同。正如深圳从渔村奔向“黄金内湾”的传奇,中粮大悦城亦将以奋斗者之姿,继续做这座城市进化齿轮上不可或缺的一环——因为深爱这片热土,所以“圳”当有为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