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批韩国人在美国被铁链拴住证配所,让韩美关系陷入漩涡。李在明政府对此敢怒不敢言,特朗普则公开表示这不会影响美韩关系。美国为何突然动用执法部门突袭韩企工厂?特朗普的言论背后究竟说明了什么?
近日,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与国土安全调查局出动装甲车,突袭佐治亚州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合作建设的电池工厂,现场拘捕了475名工人,其中超过300人为韩国公民。视频画面迅速在韩国社交媒体上刷屏,工人们被手铐、脚镣、腰部铁链拴上,一排排押上大巴,许多韩国人愤怒直呼这是侮辱。这家工厂是现代在美国投入126亿美元的旗舰项目,被誉为佐治亚州“最大经济发展工程”,本应是韩美合作的象征,却一夜之间成了执法打击的对象。
证配所
对韩国而言,这次事件不仅仅是单纯的“非法居留”问题。被捕者中不乏持商务签证或免签入境的派遣人员,他们本该只是短期工作指导,却因“与签证用途不符”被扣上“非法劳工”的帽子。韩国外交部成立应对小组,外长赵显紧急飞往美国谈判释放被捕人员,并要求防止类似事件重演。然而,这些努力并未掩盖韩企员工在美国被铁链锁身的画面,已经深深刺激了韩国社会的民族情绪。
特朗普的反应先是否认责任,随后才表示这不会影响美韩关系。他声称被捕者是“非法外国人”,暗示韩国公民被抓是活该。两天后,他在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表示,这不会影响美韩关系,还补充说如果美国缺乏电池行业人才,可以考虑从外国引进培训一段时间,但最终还是要雇用美国工人。特朗普的意思很明确:韩国投资可以证配所,但韩国工人最好少带,美国工人必须优先。
这场风波让韩国政府陷入两难境地。李在明政府强调“全面战略同盟”,但现实是,韩国企业在美国重金投资不仅是为了扩大市场,也是为了迎合特朗普的“制造业回流”政策。然而,美国本土劳动力紧缺,韩企只好从国内派人支援建设与运营,结果触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红线。特朗普一方面想要资金与技术,另一方面又要展示打击非法移民的强硬姿态,于是韩国人成了最合适的靶子。
这一幕对韩国来说带有双重羞辱。外交层面上,作为美国盟友的韩国人在美土地上被戴铁链游街式押走,对韩国民众是一种心理冲击。经济层面上,现代与LG的投资项目被迫停摆,企业损失巨大,其他韩企也不得不重新评估在美投资的风险。LG已宣布暂停大部分赴美商务行程,现代也暂停非必要出差,担心员工再度“被执法”。这表明韩企信心正在动摇,而所谓“韩美同盟”根本不能提供应有的保障。
从更宏观的角度看,这次突袭可能是特朗普移民与产业政策的一部分。目的是告诉所有在美投资的外国企业:钱你们可以投,但规则必须听美国的。同时,特朗普利用这一事件对内传递信号,自己正在兑现保护美国工人不受低价劳工冲击的承诺。这种操作才是特朗普的惯用伎俩。
这场风波不是最终结局,而是警钟。未来韩企若继续在美投资,不得不付出更高的合规成本,还要面对工会、政策与劳动力成本等多重压力。减少投资又可能引发美国不满,被视为“不合作”。这就是典型的骑虎难下。李在明政府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沉默,因为一旦撕破脸,对美安全依赖的根基就会动摇。
铁链锁住的不只是韩国工人的身体,更是韩国政府的尴尬与无力。特朗普说美韩关系没问题,因为他知道韩国不会反抗,这就是现实的权力游戏,没有情面只有算计。李在明政府或许能把被捕人员接回来证配所,但韩企与韩国社会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这三百条铁链的重量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